• 电话咨询

    13703291587 15612179568

    元氏新闻中心

    元氏钢套钢保温管在运行过程中,出现异常振动的原因可能有哪些,如何解决?​

    246 2025-09-20 15:56:48

  • 一、异常振动的核心原因排查

    1. 介质流动异常:源头性振动诱因

    介质(如高温蒸汽、高温热水)在管道内的流动状态紊乱,是常见的振动原因,具体分两类:

    汽液两相流紊乱:若输送的蒸汽存在 “未完全汽化的凝结水”(如蒸汽压力波动导致局部冷凝、疏水系统堵塞未及时排凝),凝结水在高速蒸汽推动下会形成 “水锤效应”—— 水团撞击管道内壁,产生间歇性或突发性振动,常伴随 “咚咚” 的撞击声,且振动多集中在管道低点、阀门前后或疏水器附近;

    介质流速过高 / 湍流:若管道设计时管径偏小(或实际输送量远超设计负荷),介质流速超过安全阈值(蒸汽管道通常要求流速≤35m/s,热水管道≤3m/s),会形成强烈湍流,湍流冲击管道内壁产生高频振动,振动多为持续性,且随介质流量变大而加剧,常见于管道变径处、弯头、三通等局部阻力大的位置。

    2. 管道系统受力失衡:结构性振动诱因

    管道系统因 “热胀冷缩补偿不足”“支吊架失效” 或 “固定点偏移”,导致受力失衡,进而引发振动:

    热胀冷缩补偿不足:钢套钢保温管输送高温介质时,钢管会因温度升高产生轴向或径向膨胀(如蒸汽温度 300℃时,钢管线膨胀系数约 13×10⁻⁶/℃,100 米管道可膨胀约 39mm);若补偿器(如波纹补偿器、套筒补偿器)选型不当(补偿量不足)、安装偏差(如补偿器预拉伸量错误)或被杂物卡住(如保温层碎屑堵塞补偿器活动间隙),膨胀力无法释放,会导致管道与固定支架、设备接口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,引发周期性振动;

    支吊架失效或选型错误:支吊架是限制管道位移、分散重量的关键部件。若支吊架出现 “松动脱落”(如螺栓锈蚀断裂)、“过载变形”(支吊架承重能力低于管道实际重量)、“类型错用”(如将 “导向支架” 误装为 “固定支架”,限制了管道正常热位移),或支吊架间距过大(导致管道跨度过长,运行时因介质冲击产生 “挠度振动”),都会使管道失去稳定支撑,出现晃动或振动;

    管道与设备接口不对中:钢套钢保温管两端若与锅炉、换热器、泵等设备连接时 “同轴度偏差过大”(如安装时管道与设备接口不在同一直线),运行时设备振动会通过接口传递给管道,或管道热胀冷缩后与设备产生 “附加弯矩”,引发管道整体振动,且振动频率与设备运行频率一致(如泵的转速频率)。

    3. 外部干扰与配件问题:辅助性振动诱因

    外部设备振动传递:若保温管附近有运行的泵、风机、压缩机等振动源,振动会通过土壤(地下敷设时)、支架(架空敷设时)传递给保温管,尤其当振动源频率与管道固有频率接近时,会引发 “共振”,导致振动加剧;

    保温层异常或金属外护管松动:钢套钢保温管的 “工作钢管” 与 “金属外护管” 之间填充保温材料(如岩棉、聚氨酯),若保温材料局部脱落、空洞(导致工作钢管与外护管直接接触),或外护管因腐蚀、撞击出现变形(与工作钢管产生摩擦),运行时会因接触摩擦产生振动,且多伴随 “沙沙” 的摩擦声;

    阀门、疏水器故障:若管道上的阀门(如截止阀、调节阀)阀芯磨损、卡滞(导致介质流动不畅,产生涡流),或疏水器堵塞、失灵(导致凝结水无法排出,加剧水锤),会使局部介质流动紊乱,引发阀门附近管道振动。

    二、针对性解决措施:从 “排查 - 修复 - 预防” 三步处理

    1. 解决介质流动异常:消除源头振动

    治理水锤效应:

    检查并疏通疏水系统:着重排查管道低点、阀门前、补偿器附近的疏水器,清理疏水器滤网内的杂物(如铁锈、保温碎屑),确保凝结水能及时排出;若疏水器失效,直接更换同型号疏水器(建议选用 “热静力式” 或 “圆盘式” 疏水器,适配蒸汽管道工况);

    增设排凝点:若管道低点无疏水装置,可在靠近低点位置焊接疏水短管(管径≥DN20),加装疏水阀,避免凝结水积存;

    稳定介质参数:协调上游设备(如锅炉),控制蒸汽压力、温度波动范围(压力波动不超过 ±0.2MPa),避免因参数骤变导致局部冷凝。

    控制介质流速:

    核算管道实际流速:根据实际输送量(如蒸汽流量、热水流量)和管径,计算流速(公式:流速 = 流量 / 管道截面积),若流速超过安全阈值,需评估是否可降低输送量(如调整生产负荷);若无法降负荷,需更换更大管径的管道(需结合系统压力损失重新核算);

    优化局部管道设计:在管道变径处采用 “渐缩管”(而非直角变径),弯头选用 “大曲率半径弯头”(曲率半径≥1.5 倍管径),减少局部阻力,降低湍流强度。

    2. 解决管道受力失衡:恢复结构稳定

    修复或更换补偿器:

    检查补偿器状态:若补偿器被杂物卡住,拆开补偿器两端的保温层,清理活动间隙内的碎屑;若补偿器补偿量不足(如波纹补偿器波数不够),需更换更大补偿量的型号(补偿量需按 “工作钢管热伸长量 ×1.2 倍安全系数” 选型);若补偿器存在裂纹、变形,直接更换新补偿器(更换时需确保预拉伸量符合设计要求,如波纹补偿器预拉伸量通常为总补偿量的 1/2);

    修复或调整支吊架:

    检查支吊架:逐一紧固支吊架螺栓(尤其架空管道的吊架、地下管道的滑动支架),更换锈蚀断裂的螺栓;对变形、过载的支吊架,更换为同规格、同类型的支吊架(如承重支架需匹配管道重量,导向支架需保证管道能沿轴向自由位移);

    优化支吊架间距:根据管道管径、介质温度,参照《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CJJ28)调整间距(如 DN100 的蒸汽管道,架空敷设时支吊架间距≤6 米),避免跨度过长导致管道挠度振动;

    校正管道与设备接口:

    测量接口同轴度:用百分表或激光对中仪,检测管道与设备接口的同轴度(径向偏差≤0.1mm/m,端面偏差≤0.05mm/m);若偏差超标,松开管道与设备的连接法兰,调整管道位置(可通过加减法兰垫片、微调支吊架高度),直至同轴度符合要求后再重新紧固法兰。

    3. 解决外部干扰与配件问题:排除辅助振动

    隔绝外部振动传递:

    增加减振装置:若附近有振动源(如泵),在保温管与振动源共用的支架上加装 “橡胶减振垫”(或弹簧减振器),或在地下敷设的保温管外侧包裹 “减振外套”(如橡胶套管),阻断振动传递;

    避开共振频率:若确认振动为共振导致,可通过调整振动源转速(如调整泵的频率),或在管道上加装 “质量块”(如在管道适当位置焊接钢板),改变管道固有频率,避开共振区间。

    修复保温层与外护管:

    检查并修补保温层:拆开异常振动位置的金属外护管,更换脱落、空洞的保温材料(填充时需压实,确保工作钢管与外护管之间无间隙),重新安装外护管并密封(如用不锈钢带捆扎,接口处打密封胶);

    修复外护管:若外护管变形、腐蚀,需切割变形段,更换新的外护管(材质需与原管一致,如 Q235B 钢板卷管),焊接后做防腐处理(如涂刷环氧煤沥青漆)。

    检修阀门与疏水器:

    检修阀门:拆开阀门阀芯,清理阀芯上的杂质,若阀芯磨损严重(如密封面划伤),更换同型号阀芯;对调节阀,重新校准开度与流量曲线,确保介质流动平稳;

    更换故障配件:若疏水器、过滤器等配件无法修复,直接更换(建议选用耐腐蚀、耐高温的不锈钢材质配件,适配钢套钢保温管的高温工况)。

    4. 长期预防:避免振动反复出现

    定期巡检维护:建立月度巡检制度,检查疏水器排水状态、支吊架紧固情况、补偿器活动间隙、阀门运行声音,发现异常及时处理;

    记录运行参数:定期记录介质压力、温度、流量,建立参数台账,若发现参数异常波动,及时追溯上游设备问题;

    规范安装与选型:新建或改造管道时,严格按设计规范选型(如补偿器、支吊架、管径),安装时确保接口同轴度、补偿器预拉伸量、支吊架间距符合要求,避免因施工缺陷留下振动隐患。

    总结

    钢套钢保温管的异常振动,需先通过 “听异响(水锤撞击声 / 湍流噪声 / 摩擦声)、看位置(低点 / 阀门附近 / 接口处)、查参数(介质流速 / 压力 / 温度)” 锁定原因,再从 “介质治理、结构修复、外部隔绝” 三方面解决;核心原则是 “先消除源头诱因(如介质紊乱、水锤),再修复结构问题(如补偿器、支吊架)”,同时通过长期巡检预防振动反复,确保管道安全稳定运行。

    石家庄钢套钢保温管,石家庄聚氨酯保温管,石家庄保温管厂

    美狮贵宾会

    分享到

    美狮贵宾会